庆铃+华为破局重卡超充! 电动重卡即将突破干线物流

  • 2025-07-16 17:59:00
  • 739

【商用车新网原创】

在“双碳”目标掀起的减碳浪潮席卷运输行业过程中,重卡新能源化进程正在加速迎头赶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重卡销量突破8.2万辆,同比激增139.4%,市场渗透率达到13.6%。其中,电动重卡以94%的占比成为市场的绝对主力军。

繁荣的表象下,电动重卡依旧被困在“短途围城”之中:港口、矿区等封闭场景或城市短驳运输仍是其主要战场,而在物流体系的核心命脉——中长途干线领域,却长期难以实现突破。

而在今年,超充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产业巨头的强强联合更是为电动重卡带来了突破瓶颈的曙光。

干线困境:补能短板亟待突破

制约电动重卡进军干线物流的核心障碍在于“续航里程不足”和“补能效率低下”。目前,传统电动重卡充电需耗时1~2小时,与柴油重卡约5分钟的加油时间形成显著差距。而若单纯通过增大电池容量提升续航,则会引发“车重增加—载货量下降—购置成本攀升”的连锁反应,同时车辆运营的安全隐患也会随之上升。

为解决纯电重卡的里程焦虑,行业主要探索了两条路径:换电与超充。换电模式虽起步较早,但受限于换电站高建设成本及行业标准尚未统一,其规模化推广面临挑战,目前尚未成为主流解决方案。

相较之下,超充技术,尤其是兆瓦级超充,今年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业内共识是,电动重卡要实现中长途干线运输,需匹配高容量、支持大倍率充电的动力电池,目标是在驾驶员休息的3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约500度电的快速补能。而这,就需要依赖兆瓦级超充技术的成熟及配套网络的广泛覆盖。

2025年上半年,包括盛弘股份、星星充电、华为、绿能慧充等多家企业相继发布重卡专用超充终端产品,上海、东莞、重庆等城市也开始展开重卡超充网络的布局。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兆瓦级超充技术在电动重卡领域的应用加速落地,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行业新焦点。

产品破局:庆铃携手华为推出兆瓦超充重卡

技术升级与超充网络的建设如火如荼,另一边,重卡企业在产品端也持续发力。

今年4月,庆铃联手华为推出了业内首款支持兆瓦级超充的重卡——铃界,其产品力与主流电动重卡产品相较,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

铃界重卡的核心突破便体现在“极速补能”上。该产品搭载华为全液冷兆瓦超充系统,15分钟即可注入280度电,达到电池总电量352度的80%,将充电耗时较传统方案压缩75%,这大幅提升了电动重卡的有效运营时间,彻底释放了干线运输的潜能。

与此同时,铃界还采用了博世高性能电驱桥与先进的碳化硅电驱系统,将系统综合效率推升至96%。满载状态下,车辆百公里电耗约为1.2度,显著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能量利用率极高,能够令车辆拥有更长的单次行驶里程。

为了最大化用户的运营收益,铃界在“轻量化设计”上也进行了提升。通过创新材料应用和结构优化,整车自重成功控制在9.3吨,相比同级竞品轻了15%以上。车身结合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有效降低风阻系数约20%,进一步优化高速巡航能耗,间接提升实际续航里程。

发布铃界重卡的同时,庆铃方面也表示,庆铃与华为的配合,将充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以兆瓦级超充技术重铸行业生态,实现“车、桩、网”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能够有效解决电动重卡充电效率低下这一难题。此外,庆铃也与一众合作伙伴进行了超充重卡生态战略合作签约,致力于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超充生态示范样板。

以上种种,也令铃界重卡的运营状态能够尽可能趋近于燃油车,拥有了进军长途干线领域的底气。

小结:

兆瓦级超充技术的突破及其在重卡产品上的应用,为突破电动重卡的“短途围城”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它通过大幅缩短补能时间、提升运营效率、优化能耗等等举措,显著增强了电动重卡在干线物流场景的竞争力。

然而,超充网络的规模化建设、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车辆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进一步验证,仍是电动重卡能否真正在中长途干线领域站稳脚跟的关键因素。行业突破“短途围城”的征程,仍需技术、基建与商业模式的多方协同推进。

但显而易见的是,在这条路上,庆铃与华为合作推出的“铃界”重卡已经抢占先发优势。从“破局”到“普及”,电动重卡突破干线场景的那天,或许已经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