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本质, 对比广本P7与小鹏G7背后的阵营差异

  • 2025-07-17 07:02:39
  • 760

这两年的车市越来越卷,20万左右的车型含金量越来越高。以前花这个价买车,总要在配置、性能上妥协,但现在,各大车企都铆足了劲,把好东西一股脑塞进车里,让消费者感觉“超满足”。不过认真说起来,传统大厂和新造车企业在同价位上给到的“价值策略”并不相同,甚至可以说存在着阵营的本质差异,接下来我们透过两位热门选手看看差异到底在哪里。

同样是19万+起的新车型,广汽本田P7和小鹏G7同为7字系,仅从定价和命名上就能感受到“暗流涌动”。把这两台车的入门版放一块儿,来一场传统大厂和新造车企业的“华山论剑”,造车思路的差异一眼就能看明白。

先说P7,它走的是“硬核实力派”路线,把心思全花在硬件上,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下足了功夫。比如说车身用料方面,高强度钢占比高达68%,热成型钢占比25%,发生碰撞时,能最大程度保护车内人员安全。车身方面包括50:50的前后配重比,也属于隐形的价值感。P7配备13安全气囊,主副驾膝部气囊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安全感直接拉满。电池方面用的是90度宁德时代电池,电池包还采用1.2 万吨一体化压铸成型的IPU铝合金壳体,不仅安全可靠,650公里的续航也是真实可达成的。

配置方面,P7入门即高配,这个级别常用的驾驶辅助、舒适配置一个都不少,座舱智能化体验也可圈可点。值得一提的是P7多出一个车内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测驾驶员状态,确保驾驶员安全规范的驾驶车辆,如果驾驶员身体出现什么异常情况不能及时接管驾驶,P7会负责兜底把车安全靠边停好并拔打救援电话,这一功能还挺人性化。

再来看看G7所擅长的部分,它是标准的“智能科技流”,给到的是更多的功能体验。比如说AR实景导航、流媒体后视镜、记忆泊车等驾驶辅助功能,以及后排多媒体、座椅按摩、20声道音响等提升座舱体验的配置。在用车中,高科技带来的智能化体验无处不在,能充分满足数智控的情绪价值。

由此可见,传统大厂更注重内在品质、隐性豪华;而新造车企业则擅长堆砌看得见的豪华体验。其实选这两台车,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大家不同的消费观。有人愿意为看不见的高品质硬件买单,觉得扎实的用料和可靠的安全性才是一辆车的根本;也有人更看重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智能化功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和新鲜感。

如果你更在意车子的“内在品质”、追求实实在在的安全与可靠,那广汽本田P7绝对能让你安心;要是你痴迷智能科技,喜欢尝鲜,小鹏G7或许更对你的胃口。这两台车没有绝对的好坏,就看你的需求和喜好了!